一、模式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于智育教育又明确提出:“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扬弃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吸收前人优秀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创造,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迅速、准确地找到并掌握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信息:二是将自己的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加工、整理、研究,使之系统化并消化吸收成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信息:三是消化吸收过程中学会对未来进行预测、预见,具有一创造性的推理能力。
本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要求,研究现行高中历史教材,针对高中学生实际,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结构导学、学组探究、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导学提纲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体,以创新性和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实施
1、结构导学
“结构导学”是本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其重点是“导”,: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依据导学提纲落实基础知识、梳理基本线索、思考相关历史问题。导学提纲在课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对照课本完成提纲上的基础部分的问题;对于高于课本的题目先进行初步的思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作为。 .
设计提纲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纲目清晰。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导学提纲一般以八开纸一面为宜,单元提纲依据历史线索分成若干栏,专题提纲则依据历史阶段分成若干阶段。为了突出纲目,可以用大字和小字来区分,例如在世界近代史第三单元一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见附件),“资本主义政治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初步确立”用大字加黑打印,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具体事件则用小字打印,至于每一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则用更小的字打印,这样就形成了“线索及特点——历史事件或现象——事件和现象的要素”三级结构体系。力求使学生感到“一纲在手,万事无忧”.
②由浅入深。在导学提纲中,应该把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问题的设置应该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梯度性的问题中逐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③生动活泼。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设计提纲要注意生动活泼。要充分利用箭头、表格、插图等非文字性的符号,给学生的视觉感受以较强的冲击力。箭头主要用来体现事件或现象的内在联系,或是因果关系、或是继承发展关系,一目了然;表格主要用来引导学生比较异同、归纳特点;插图或是人物,或是地图、或是漫画,可以作为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背景材料。
④超前备课。导学提纲应该“导”在学之前,“导”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好的学习提纲要发到学生手中,要经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打印印刷等几个步骤,只有超前一周左右才能按时完成,否则就失去了“导”的意义。
2、学组探究
这一环节主要是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组内探究:各学习小组首先在组长的主持下完成基础知识有关问题的校对,明确基础;然后对于疑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求同存异,力求全面准确;最后根据组员对疑难问题理解把握的程度,确定本组发言人。本阶段教师巡回课堂、适时点拨,了解各组疑难问题的集中之处,做到心中有数,点拨有方。
第二阶段是组际探究:这一阶段基本上由教师主持,各组发言人针对疑难问题陈述本组观点,发言人之间不一定非要形成针锋相对的辩论,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答案的不断补充,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答题思路的介绍。其目的是掌握知识,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总结历史问题的解题方法,使本组同学的认知水平在组际交流探究中获得升华。
3、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实际上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含义是师生在课掌教学中以问题互相推动、合作探究。在前两个环节,教师是通过导学提纲引导、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本环节则是利用学生发现的问题,推动师生共同探究。
具体做法是:先是学生自由发言,提出提纲上仍有疑问的问题,或者提出通过学习新发现的问题:然后其他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回答问题、补充答案;教师适时点拨,参与讨论,最后作出总结。 ’
以上就是“结构导学、学组探究、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
三、模式的特点
1、宏观和微观兼顾
在高中各学科中,学生普遍感到历史学科“难记、枯燥、分不高”,如何引导学生把书读薄、把知识点穿成串?如何让学生记得又快又牢?
随着历史教材的不断改版,课文的要点化已经非常明显,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已经比较到位,这就说明微观分析基本上可以以教材为本。所以,导学提纲对于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往往设计成填空题、表格题,学生只要对照课本即可作答;作答的过程即是微观分析历史问题、明确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历史书一章一节地写,历史教学一课一课地讲,每个章节和每一堂课大多是一个微观的小范围,甚至只是某一事件。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组成部分,或是当时某个大范围中的一个局部,在小处着手的同时,还要从大处着眼。如此才能探索到更接近科学的结论”(摘自2003年《考试说明》124页)我们在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提纲时反复强调:先看小字、后看大字,因为小字是基础,大字是结构。例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个事件,要求对照课本掌握原因、内容、影响,这些都是小字;学生学完后再看大字,就会发现这个事件属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再往大处看就是“资本主义政治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初步确立”,最后会发现这个事件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个更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阶段(见附件)。
2、知识与能力并重
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如何既落实基础,又培养能力,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因为课堂45分钟的容量是一定的,往往注意了砸实基础知识,就没有时间进行能力训练和培养;注意了加强能力训练和培养,就没有时间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结构导学、学组探究、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学生通过“结构导学”环节即可实现基础知识的明确和落实。许多同学反映:‘‘导学提纲不仅告诉我该掌握哪些(能够明确基础),而且把知识点穿成了串,有助于理解,便于记忆”。有的同学不小心把某一单元的提纲弄丢了,不用老师督促,自己主动去复印。导学提纲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是统一的,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记忆、分析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归纳、阐释和材料处理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学组探究”和“师生互动”环节实现的。在学习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提纲中列出的问题,并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在师生互动中解决新问题,这样综合运用能力就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培养。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实现了对历史知识由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再到综合运用的两次能力飞跃。
3、教学三环节一体化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这是学习过程最基本的三个环节。但是,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大多数学科难以有效落实,尤其是历史学科更是如此。教师往往在下课前布置:课后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下一节课我们学习××××,希望大家好好预习。这样的布置基本上不能落实,原因有三:其一,我们应该看到大多数历史班的学生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对于作业他们能躲就躲:其二,老师靠置的作业是“模糊作业”,不好检查,行话说就是“没有抓头”;其三,少数学习有主动性的同学想去完成作业,但是并不知道预习什么、复习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预习和复习。导学提纲不仅能指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学习、探究,也可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并且易于操作、便于检查。
课前预习只需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提纲上基础题(主要是填空题和填表题),这些题目对照课本,稍作思考即可解决,这样可以一举三得:指导预习、明确基础、便于检查。课后复习主要通过导学提纲背面的练习题来完成.,设计题目时注意留足答题的空间,学生做这些练习就必须用到课堂所学内容,这样就是实现了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灵活运用,同时也留下了复习的痕迹,便于检查。
四、结语
“结构导学、学组探究、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我校近几年历史教学实践和探索的结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随着考试制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符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