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实现有效教学,以主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设计实效化的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学 课堂 策略
激活中学历史课堂,使教有特色,学有实效,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新课程下历史教材是多版本并行且采用模块加专题、中外混编的呈现方式。模块加专题的体例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组织相关内容,从特定的角度认识历史。其体现历史发展的过程跨度大,所以提炼主题进行教学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对高中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中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的内涵
“主题”是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正如写一篇文章必须要具备中心思想来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一样,一节课也需要中心思想,即教学“主题”,也可称为教学立意。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通过主题式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与学习兴趣,以实施有效教学。因为主题鲜明、层次清晰成为教师研究的对象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具有典型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一)典型性
历史课标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1]所以历史课堂教学要针对典型的重大人物、事件、现象形成历史认识。而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编写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单元,以中外混编为体例。其所蕴含的主题都指向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都以一个鲜明、典型主题为核心展开,进而组成一个个主题学习单元,主题就是模块的“灵魂”。[2]因此主题的选择切忌随意化,没有经过研究而选择的主题提炼不出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为教学服务,课堂的设计会因为随意而没有深度,仅留在形式上。
(二)整体性
主题式教学难点在于要求整节课的设计体现整体性。为教学的一个内容设计小主题容易,难在从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模块的整体内容入手设计。主题式教学方式的突出优势就是在某一历史领域的学习上做到古今中外贯通。这样可以把握整体的关联性和连续性、整体与个体的时序性、个体与个体的差异性、某一特定历史领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3]在主题的创设上发现新角度,寻求新的生长点。这需要不断积累主题性材料,创造性的使用主题,使主题服务于教学。
二、高中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依托教学资源,确立教学主题
“教学方法和内容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则决定于所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在现行课程标准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理解每一模块和专题学习要点的教育价值,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过程中”。[4]教学设计是千变万化的,不变的是教学目标。主题的选择鲜明的反映教学目标,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能够统筹“课标、教师、学生、教材”四种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而确立教学主题的四个维度。
1、依据课标,厘清教学主题的准度
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确定了三个必修模块,包括二十五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围绕某个涵盖广、聚合度强的主题展开。模块为大主题、专题为中主题、课时为小主题。每一课时教学主题的确定必须依据课标模块、针对专题的主题目标。
以必修一中国政治文明史为例,其“大主题”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在这一主题下,中国由古代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由专制制度国家向民主国家过渡。中国历史部分的专题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围绕某个历史阶段最为突出的政治主题、以时间为序来展开讲述的即为“中主题”。其中,专题一主要是讲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古代中国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专题二重点是讲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过程为基础。这两个专题联系密切,专题二为专题三的讲述提供了深刻的历史背景。专题三通过对主要民主革命运动的讲述,说明了这一历史任务最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专题四和专题五是关于现代历史的部分,内政与外交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专题四重点介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问题,阐明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及其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也说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专题五主要是讲现代中国在对外关系中所奉行的方针政策、在外交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中国积极参加的外交活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从一个主题内部又可分出一系列的“小主题”, 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发展。在复杂而漫长过程中展示出一个不变的趋势:专制主义最终走到了尽头,建立民主制将成为新的历史发展内容。
2、运用史观,提升教学主题的高度
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新教材的编排突出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这与大纲版教材运用传统阶级斗争、革命史观有很大不同,且现行的教材采用模块加专题、中外混编,没有连贯的知识线索,教学内容不易处理、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教师运用新的史学观念确立教学的主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的高度。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组成。高中历史以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文明构建必修模块体系。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确立从文明史的角度去阐明和把握:政治文明的演进规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物质文明的演进规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经济全球化;精神文明的演进规律——从落后迷信到科学。
现代化史观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表现为体制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方式、心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核心是工业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的城市化、文化的理性化和大众化、社会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用此阐释中国历史的发展、西方历史的进程:16世纪~19世纪初是现代化的准备和启动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是现代化迅速发展阶段;二战结束以来至今是现代化的稳步发展阶段。[5]由此为主题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念,又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全球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历程就是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根据此对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主题确定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在近代史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二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3、整合教材,找准教学主题的聚合度
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供了多种途径方法。教师依据课标整合不同版本教材的重合度,把准教学的主旨,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历史知识。依据课标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整合确定教学的主题,在教学的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且“取舍有据,整合有度”。
新教材的专题式结构使课文的主题比较突出,无论是大到每个必修或选修模块,还是小到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文的内容都是围绕某个特定的教学主题来编排的。笔者认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首先要确立教学“主题”,根据“主题”重新规划教材结构,进行实效化的教学环节设计,使教学逻辑严密而紧凑;学生依据“主题”实现思想交流,学习便有了明确的突破方向和延伸空间。
虽然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打破了编年体系,但每个单元专题下的几课内容基本还是以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并且几课内容是围绕一个专题中心主题进行论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有时候有些课文的主题不是明显呈现的,仅仅从课文内容的几个子目来看,学生是很难体会其中心主题的。从呈现方式看,内容琐碎,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不利于对历史知识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基于这一学情,在授课中尝试着从主题展开,引导学生重新构建知识结构。经过这样的整合,教材的几个零散的子目组成一个比较符合逻辑的知识体系,学生对知识的发展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主题的设计不但要有意义,而且要有一定包容度,即能够尽量多地涵盖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善于从历史教材入手,整合历史教材内容,从而提炼与教学材料内容相匹配的教学主题;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每一课教材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构建,形成清晰的条理和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效率;经过主题整合,突出了教材的主干知识,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针对学情,拓展教学主题的广度
教学主题的确立不能脱离学情。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投入程度、思考方式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教学主题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确立教学主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拓展教学的广度。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找出兴趣点拓展主题。如对高一新生来说,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的趣味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所以,应确立贴近学生有趣味的教学主题。而经过高一、高二两年学习,高三学生与基础年级相比在知识水平和心理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其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学过,对已有知识简单重现缺乏探究兴趣、学习动力不及新授课,所以针对高三学生应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注重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为主题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准思维点拓展主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主题的选择要以“小切口、大视角、深挖掘”为原则,小而集中,有教学拓展的空间。如“中国古代商业经济”这一主题,教师就这一大主题从多个视角设计“古代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古代货币的发展”等几个小主题。围绕“古代货币的发展”再提供不同时期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文字材料、图片,探究交子的出现及使用等进而理解货币的使用与流通情况。
针对学生的关注点找出联系点拓展主题,以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并拓展教学的广度。如从不同教材专题顺序的处理,可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点,从而打通中外关联、纵横联系,实现知识的体系化,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系统地认识历史,获得客观的历史情感和历史思维。
(二)精心设计问题,活化教学主题
主题式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在于紧扣主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如果不对材料进行深挖掘和多角度分析,内容就会单薄,无法从不同层次实现教学目标,主题式教学就仅成为教学的形式,华而不实。在选择主题时应充分了解主题是否有可探究的空间和价值。
1、精心设计问题
题分为主题和问题,主题可分为历史主题和教学主题,问题可分为历史问题和教学问题。教师要从史学的角度弄清历史主题和历史问题,还要从教学角度分析教学主题和教学问题。在教学主题的统领下精心设计问题。[6]很多课堂教学设计中出现了无主题、偏主题和多主题的现象。问题设计太大太空,指向性不强,学生无法从材料中获得答案;有的问题设计出来以后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问题问的什么,这样的问题是无效的、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消极作用。所以要精心设计问题以使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2、活化教学主题
课堂教学的主题是一堂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堂较高的历史课,应该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教学主题聚拢有效统一体。教师应该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围绕总体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扬弃,有意识地将有助于主题教学的知识、思维、情感等纳入到开放的教学目标中,有关的史料紧紧围绕教学主题来安排,做到“形散而神不散”。[7]史料是连接历史与学习者之间的桥梁。历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色是时间性,而其基础是史料。梁启超认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8]傅斯年曾强调:“史学便是史料学。”所以,运用史料创设情景活化教学主题,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生动的体验,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并促成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得出历史认识。学生通过对史料阅读、分析和积累的学习过程也是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史料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主观性、模糊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因此围绕主题选取史料要依据科学性、典型性、目的性、适度性和趣味性的原则。让学生在阅读分析思考的过程中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理解历史。
(三)构建整体课堂,升华教学主题
目前的教学设计中依然只重视个体史实,而不能高度彰显主题意义,不能较好地以鲜明的教学主题来统领全部教学内容,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现行的三个必修模块中每个专题都围绕某个涵盖面广、聚合力强的主题展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必要的拓展,使历史教学内容能够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式的大历史。以有效地实施历史课标三维目标的主题教学。
例如笔者在设计“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储备的知识与经验确定本课主题:洪秀全和曾国藩两个人的人生经历,所代表两个阶级的命运归宿,以对农民阶级对民主革命的所起的作用进行相关拓展。然后选择简洁、有趣具有启发性的材料,设计具有递进性环环相扣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组织学生探究进行教学。最后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对比洪秀全与曾国藩的个人经历和所代表的阶级,明确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在近代历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化对课标的理解,并升华本课的主题:洪秀全与曾国藩以个人的选择,表现了时代和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局限是真正的局限。……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太平天国不能不回到封建制度。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封建的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9],这就自然地升华了教学主题。
三、高中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成长
学生是有思想感情、有能动性的个体;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主题式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既是学生把外部知识主动纳入自己已有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感情的体验过程和个性的发展过程,更是学生发挥潜能、挖掘价值、发展人格的过程。使学生学的有意义和有意义的学习。
(二)促进教师的发展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认为“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10]为此需要历史教师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思考积累总结,创造出科学的、有效的教学主题。这一教学过程自然地转化为教师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同时主题式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积淀储备以及教师教学风格而定。同样的主题,不同教师的运用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大相径庭,因主题的设计不是一个简单拿来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性的加工过程。教师在研究主题中不断的推敲、整合,在反复论证中教师的创造性被激活。只要不断的进行主题式教学的尝试和创新,必然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引领学生感知历史、理解现实,主动参与、学会学习,使历史学习成为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主题式教学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春露《关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实施主题教学的思考》,《历史教学》2010.12.16~18,23
[3]历史新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姚锦祥、周建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学历史教学》2009.10.30~33
[5]刘文义《例说新史观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8.23~24
[6]张汉林《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8.14~16
[7]陈春露《关于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实施主题教学的思考》,《历史教学》2010.12.16~18,23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第53页
[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第一版
[10]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人民教育》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