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项脊轩志》的主旨不是“悼亡”应是“悲士”。此文确实表达了“悼亡”的母题,表达了作者对已逝的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深沉怀念,但文章深层主旨或者说真正的主旨是“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即“悲士不遇”。这表现在:他为自己书斋命名的理想;中兴家族、名扬天下的担当和信念;报答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强烈动机;科场蹭蹬的无言伤痛。
关键词:《项脊轩志》 主旨 悲士
作为抒情散文的名篇,《项脊轩志》多次入选大学和高中语文教材,关于其主旨,选编者多持“悼亡”说;关于所抒何情,选编者多主张表达了对“亲情(包含爱情)”的怀念。
这里请看几例:
徐中玉、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册[1]第294页认为,“(作者)委婉而又深挚地抒发了他失去亲人后的痛楚哀伤”。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2]第106页说,“《项脊轩志》抒发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又第107页注释①中说“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王荣生等合编的《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课本(试编本)•语文(必修)》[3]把《项脊轩志》归为第五册第四单元“人间亲情,传统人伦”,并在第143页介绍,“不少士人历经人世沧桑,命途乖蹇,《项脊轩志》中的亲情和爱情,为那些漂泊的灵魂提供了情感归宿”。丁帆、杨九俊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把此文置于“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的“如泣如诉”板块,相应的《教学参考书》第53页简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上述各例都把《项脊轩志》的主旨概括为“悼亡”和怀念亲情。那么“悼亡”主旨和怀念亲情其源有自吗?
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氏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点出了归有光散文感情真诚深挚的特点。而同是明人的黄宗羲在《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中说“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则进一步总结了归氏散文内容上抒写亲情(暗含悼亡),笔法上情致绵密的特质。至清人林纾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归有光散文是“震川既丧母,而又悼亡,无可寄托,寄之于一小轩。先叙其母,悲极矣;再写枇杷之树,念其妻所手植,又适在此轩之庭,睹物怀人,能无恫耶!”至此,林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项脊轩志》“悼亡”和抒怀亲情的主旨。林纾甚至进一步指出归氏散文的艺术特点是“情致绵密”,并首次在他评选的《中学国文读本》[4]里选收了此文,其后《项脊轩志》不断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和大学教材。[5]而且其后的选编者们也多承袭林说,由此《项脊轩志》的“悼亡”和抒怀亲情的主旨说也相沿而几成定论。
此文确实表达了“悼亡”的母题,表达了对已逝的在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怀念,但我们认为文章深层主旨或者说真正的主旨是“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6[,“此遭际”当然指个人生活的不幸,包括家族分崩之悲,失母之哀,失祖之痛,失妻之伤,这些遭遇对于每个人都是沉重的甚至是难以承受的打击,而本文的“遭际”,似乎更应该是虽未言明但却弥漫文中的作者仕途的遭遇,即屡试不第的伤痛。因为对于读书人而言,学而优则仕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只要中举人、中进士,就可以平步青云,荣宗耀祖,显扬父母,甚至封妻荫子,那意味着之前所有的付出、所有的伤痛都能一笔勾销。相反,如果屡试不第,就会沦为“孔乙己”式的小人物,备尝酸辛,沦落下僚。归有光写附记时已32岁左右,四次乡试均铩羽而归,雄心、抱负皆付之流水,其痛固何如哉?所以,此处的“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即“悲士不遇”,概言之,本文的主旨为“悲士”。试为分析如下。
一、扃居陋轩志冲天
归有光把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义有二:一说它低矮狭小,高在项脊之间;二说因其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项脊泾居住,作者也自号项脊生,隐然有怀宗追远、中兴家族之意。归有光在《归氏世谱后》中说“吾家自高、曾以来,累世未尝分异,传至于今。……为吾子孙,而私其妻子求析生者,以为不孝,不可以列于归氏。”而想要子孙不“私其妻子求析生”,四世乃至五世同堂,和和睦睦融融泄泄,就得加强家族的凝聚力,就需要有能支撑起整个家族的栋梁,在当时就需要科场高中出人头地,以收拾起零落破败的大家族。从这里可以看出归有光是想把复兴归氏,恢复大家族的荣耀为己任的。
从文章对轩的指称也可以看出端倪。名为“轩”,实为归家的“百年老屋”、“败屋”,也即普通人所谓的“一室”,文章四次提到“室”,系实指,只是指普通的小房子而已,实无奇之处。但说到“阁子”、“南阁子”,意义又有不同。“阁”是一种建筑,指楼阁,供游息,藏书之用。从文章的描述看,此室非楼,仅作藏书之用,表明归家诗书传统。后经归有光修缮,始具其游息藏书读书之所,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可见,名“室”为“阁”,是归家或者归有光的夸饰说法,致有魏孺人的诸小妹对“南阁子”的质疑。而说“轩”应该仅为归有光的个人特指,是他对修缮后的南阁子的重新命名。轩者,此处不宜作“窗”或“殿堂前屋檐下的平台”解,也不宜作普通的“车”解,当指“卿大夫的车乘”解。对于贵族而言,卿、大夫的地位实非一般,也由此即可见归有光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满满自信。
在“项脊生曰”一段中,他把暂时昧昧处败屋中和欲与清、孔明并称“甲天下”的冲天豪情对比写出,见出少年归有光的凌云之志。
二、弱肩独荷千钧担
早慧早熟的归有光意识到要中兴归氏家族,立身,报效至亲,进而名甲天下,只有通过科举一途。换言之,只有他在科场一路冲关成功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1.齐家
归家的祖上“曾经阔过”,也曾五世同堂,历代都曾有人入朝为官,为昆山望族,昆山一带曾流传着“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说法。惜乎而今“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族离心离德,分崩离析。要想光宗耀祖,重振门楣,恢复往日的荣光,舍读书中举别无其他正途。而归氏“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归有光《家谱记》)故老祖母有“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太常公的象笏)”之语,这里包含了多少对归氏现状的无奈,对其他子弟不成才的清醒判断,对归有光勤苦的欣喜、赞赏和殷殷嘱咐。此为重担一也,归有光责无旁贷地接在肩上。而士大夫修齐治平的情结更坚定了他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2.立身显亲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归有光勤读《史记》,悉心学习司马迁,对这句话应该是引以为训的。
对于童年丧母,青年丧祖,中年丧妻的归有光来说,写此文怀念她们,确是悼亡。归母周孺人早逝,时归有光仅8岁。祖母去世时,应该在归有光19岁写此文前几年。母逝,8岁的归有光还不太知痛;祖母逝,青春期的归有光悲痛之时当暗下决心,以功名告慰至亲。而结发6年琴瑟和谐的妻子溘然长逝,重创了归有光,但他仍然可以取得功名封妻荫子,惠及泉壤。的确,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对归有光的打击太大了,足以击垮一个人,所以魏孺人的死让他“久卧病无聊”,至此他离开了项脊轩这个他生斯长斯读斯的也是伤心地的蜗居,谋食、讲学于安亭,“不常居”轩中了。可以说归有光立身、显亲、扬名之愿,以及对她们的报答依然遥遥无期甚而至于镜花水月了。
三、早慧勤读青霄近
“学而优则仕”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每一个士子的座右铭,天资甚高自许甚高用功甚勤的归有光更是期待着在科场一鸣惊人,初步实现“齐家”、“显父母”、“封妻荫子”的一般理想,进而实现建功立业、“名甲天下”的终极抱负。
归有光的确具此条件,他自幼聪颖,六岁始读书,七岁入私塾,习《孝经》。九岁能属文,十四岁应童子试,有文名。又且“自束发(15岁)读书轩中”,“竟日默默在此”,“扃牖而居久之”,用功勤苦若是,博取功名还不是探囊取物。在轩中“偃仰啸歌”,显出豪情和自得;“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突出了他的自信,他以为神于冥冥之中应能保佑他仕途青霄路近。
本文正文是作者19岁写的,12年寒窗生涯(四年轩中苦读),可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归有光“提剑四顾,踌躇满志”,视功名“如拾芥尔”,他仿佛能看见轩冕、象笏在向他招手。因此在文章的最后,他以“项脊生”之名低调而又难掩少年轻狂地传达了自己的心声,以利甲天下的寡妇清和功盖天下的诸葛孔明自比,期待并自信着眛居项脊轩一隅的自己也终能名甲天下。遗憾的是不少教科书删去了“项脊生曰”这一段,据蔡肇基先生推测,“不少教科书选用《项》文,俱删去这段文字(‘项脊生曰’),大概也是为了减少议论之笔,进一步突出融情于家常琐事的‘情致绵密’的特点”,蔡先生的推测应该是很有道理的,归氏的散文特色就是“事琐语浅情深”,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和“项脊生曰”的议论委实有点隔。[7]
不仅归有光自己这样认为,他应童子试时考官梁遗石对他颇为激赏,预言他将来一定会名满天下。祖母“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无意中刻意的倾诉”和以象笏激励之举。与他伉俪情深的魏孺人也深情断言:“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
这激赏,这殷盼,这赞许,这激励,似乎都暗示着归有光科场顺遂,归氏复兴在望了。
四、场屋空悲行路难
20岁时,归有光以童子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苏州府学生员,在科举之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应该顺理成章地“青霄有路终须到”,否则“金榜无名誓不归”了。谁知,命运居然和归有光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归氏的仕途竟然成了黑色幽默。这之后,他跌入了屡试不第的泥潭。其间六应乡试,九上公车,前后辗转竟达四十年。当然,这是后话,直到补写此文,归有光也不过32岁,还不知后25年的仕途坎壈,科场蹭蹬。否则本文又会是另一种更沉痛的悲哀悲壮悲辛悲咽……
文章写悲的方法也隐晦曲折地表达了由豪情万丈到理想逐步幻灭的过程。写家族“兄弟阋墙”、分崩离析,是“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的冷眼和家丑不外扬的有节制的深叹,也隐含齐家“舍我其谁”的理想;写“哀哀慈母,生我劬劳”到失恃,只用了“泣”,是压抑的悲;对自己寄予厚望的祖母长逝,孙欲报而祖不待,则用“长号不自禁”,已无隐忍,而是发泄了,发泄命运待他之薄,竟不给他报答的机会;和他琴瑟相得赞其非凡堪称知己的妻子溘然长逝,此时应在他中举之前(归有光20岁第一次参加乡试,魏孺人去世时他29岁,至少参加了三次乡试;写补记时至少四进秋闱了),他“久卧病无聊”,这种形容枯槁,心如死灰的悲抑使他似已看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仕途的不可期,故有枇杷树“亭亭如盖矣”的悲咽无声。(补:枇杷树的吉祥寓意)
本文所写内容跨度近20年(从束发到妻死),从十年磨剑到屡试不中,一个少年天才,青春空然耗尽,抱负惨遭窒息,“辛苦遭逢起一经”,因此文章的深层主旨是“悲士不遇”,是作者对自己命运无常的慨叹,也是对理想幻灭的哀歌,更是自伤身世的悲咽。
[1]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3]王荣生等.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课本(试编本)•语文(必修五)[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4]林纾.中学国文读本(第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08年.
[5][7]洪宗礼等.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6[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作者介绍
王全德,男,1969年生,江苏省铜山县人,民进会员,199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2009年获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现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博士)专业就读。现任江苏省四星级高中WELLBET倾情赞助埃因霍温
语文教研组长,徐州市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组成员,徐州大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苏北四市高考模拟命题组成员,主持过市级课题研究,参与研究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上研究均已结题,多篇文章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
获《语文学习》杂志200?年“热心读者”称号;
获《语文知识》杂志社1987(?)年“语文知识小竞赛”头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