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苏教版、沪教版、鲁教版、粤教版等均选收了归有光的抒情名篇《项脊轩志》,除沪教版外,其他几种实验教材均删去了“项脊生曰……”一段文字(此段为原文的最后一段;在补记“余既为此志……”两段前)。删还是留,编者都有自己较为成熟的考虑,也都有较为充分的理由。我们认为,不论是从文章的情感重心还是从文体来看,此段文字删去不妥,应予保留。
一、删去的内容
请先看删去的这一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隆)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此段的意思是,作者把自己与清、孔明类比,说二人未成功前也是“昧昧于一隅”,世人不知,而一旦横空出世,功成名就,一个利甲天下(指清),一个功盖天下(指孔明),世人尽知。而自己现在虽“处败屋(项脊轩)中”,却也胸怀天下,希冀靠苦读实现名满天下的梦想,与同样出身寒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清、孔明一样名垂后世,光耀千秋!这是青年归有光(写此文时18岁)的自许,他渴望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作者于文末这样写(后两段补记是13年后写的)是有其目的和考虑的,应该不是可有可无的。也即不可轻易删,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高中版本要删去此段呢?
二、删节的原因探析
1.情致绵密说
蔡肇基先生认为,“……归氏自比秦时寡妇清和三国刘备(按:应为诸葛亮),生发‘区区处败屋中’与二人当初‘昧昧于一隅’时同样不为世知的感慨。不少教科书选用《项》文,俱删去这段文字,大概也是为了减少议论之笔,进一步突出融情于家常琐事的‘情致绵密’的特点”。[1]
据蔡先生的分析,(不少)编者删去此段文字,是为了保持“情致绵密”的笔法和行文的一致性,减少议论性的文字。而所谓“情致绵密”,是清末林纾对归有光散文艺术特点的概括。1908年,林纾评选的《中学国文读本》第三册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林纾在《序》中指出,明人之文,“至震川始集其大成”,“集中独多收震川者,则取其情致绵密得力于马(司马迁)班(固)之《外戚传》[2]为多,读之令人生无穷之思”。林纾认为归氏散文“情致绵密”特点表现如下:题材上较狭窄,多写家人父子夫妇之情;手法上多用白描、细节和场面表情达意,用语清新淡雅,艺术魅力强。这可谓归氏继承马班在《外戚传》中优良叙事传统的“集其大成”,而“项脊生曰”一段前后叙写的分别是母子情、祖孙情和夫妇情,叙述手法以白描、细节和场面为主,因此《项脊轩志》堪称“情致绵密”的代表之作,故“项脊生曰”一段议论性文字就与全文叙写的内容和章法不谐调,为突显本文“情致绵密”特点,故删去此段。
后来的教材编辑人可能袭用此原因,也删去此段文字。
2.悼亡说
关于本文的主旨,多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认为是“悼亡”。如“本文记项脊轩,着重记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3]“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4]“探究难言伤痛,感悟不老亲情。”[5]
悼亡说其源有自,清人林纾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归有光散文是“震川既丧母,而又悼亡,无可寄托,寄之于一小轩。先叙其母,悲极矣;再写枇杷之树,念其妻所手植,又适在此轩之庭,睹物怀人,能无恫耶!”
的确,文章内容扣住“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来展开,且重心在亲人逝去之“悲”上:8岁母亡,早失恃,在《先妣事略》中归有光“中夜与其妇泣,追惟(周孺人)一二,仿佛如昨”,且悲叹“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少年时,祖母去世,他“长号不自禁”;青年丧妻,他“久卧病无聊”。她们都是归有光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又都是在归有光最需要她们的时候溘然逝去的,她们的去世意味着归有光生命支柱的坍塌,因此对他的打击也确乎是致命的。
从此角度来说,本文满含深情地追忆母亲、祖母和亡妻,抒发“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慨,主旨应属于悼亡。
3.封建腐朽思想说
“项脊生曰”一段的内容是青年归有光艳羡追求名利,企图像清和孔明一样有名有利,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意识形态中属于典型的追名逐利的个人主义的腐朽意识,况且语文学科属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和重要的阵地,建国后的语文教材编辑一般由党内主管意识形态的新闻出版部门把握方向,负责审核,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室负责编辑,这种封建思想会腐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不宜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这应该是建国以来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里删去此段的重要原因。
新课程标准颁布施行后,各地陆续编辑出版了各具特色的高中语文教材,但多求保险和省事,承袭以前对此文的做法,也都采取了删去此段文字的做法。只有王荣生等合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的《语文》必修•第五册将《项脊轩志》置于第四单元的文言文单元,与《陈情表》(李密)《祭十二郎文》(韩愈)《与微之书》(白居易)合组为一个专题,涉及古代知识分子的伦理与情感,课文里保留了此段,此举尤具探索的性质,值得赞赏。
以上所述是大陆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辑情况,限于条件,未能见到台湾、香港等地的高中语文教材,因此不知道港台等地的教材情况。
三、应该保留的理由
关于要不要保留此段文字,应该结合文章的情感重心和文体特征予以综合考虑。
1.情感重心:“悲士不遇”
我们认为本文的情感重心是“悲士不遇”。关于“悼亡”已如前述,此说虽能解释文章的主体情感是怀念悲悼母祖妻,但难以合理解释文中关于“庭中通南北为一”及“诸父异爨”等家族分崩离析、“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的相关叙写,也不能很好地诠释文中六次提到“庭”和“项脊轩”命名的原因。
首先,归有光把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义有二:一说它低矮狭小,高在项脊之间,就是普通一室;二说因其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市)项脊泾居住,作者也自号项脊生,隐然有怀宗追远、中兴家族之意。
其次,文中六次提到“庭”,其实就是以轩为中心写整个大家庭(包括母祖妻)的变迁,作为传统士大夫家族的读书人,归有光是非常自觉地希望中兴家族,收拾四分五裂的烂摊子,使家族内人人知书达理,恢复封建大家庭的荣耀,即“齐家”。归有光把“齐家”作为立身、孝亲、显荣父母等各种目标的核心,只有通过科举一途,考取功名才能实现这一切,否则一切化为乌有。
所以才有早慧早熟年轻的归有光“借书满架”“自束发(15岁)读书轩中”,“扃牖而居,竟日默默在此”,……用功勤苦若是,就是为了能像清和孔明一样默默努力,一朝博取功名。甚至“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这于冥冥之中保佑他的“守护神”难道不就是保佑他科举顺利光耀门楣的列祖列宗?
所以18岁的归有光自比清和孔明,在项脊轩中自谦又自负地“扬眉瞬目,谓有奇景”。此时归有光虽天资聪颖,早有文名,还没进科场,虽“磨剑十年”但“霜刃未试”,信心十足。因此,他悲更是痛惜遗憾母亲、祖母没能看到他科场得志,衣锦荣归,他还没来得及显亲扬名,而非仅仅是失去亲人。
13年后,他写补记时,他已经历了多次乡试(1525年20岁时首次去南京参加,1540年35岁时第六次参加才中举;又经9次春闱,1565年他60岁时中进士)都铩羽而归,科场蹭蹬,眼见无法封妻荫子,无法显扬父母,无法齐家,少年的豪情万丈一变为壮年的百无聊赖、心灰意懒,故爱妻死去,他“久卧病无聊”。
综上,本文所写之悲,表面上是失去亲人之悲,实质上更是悲自己的不幸遭际,吴小如先生也认为本文“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6],是慨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是“悲士不遇”。整篇文章写作历时十几年,正因为有了此段议论性文字,才有了巨大的期待和情感落差,益増其悲!
而且归有光深得司马迁叙事精髓,文笔老到,18岁就写出了被称为“明文第一”的本文,且“诗者,志之所之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即志意,怀抱。本文题为“项脊轩志”,此志卒章显志。可见,“项脊生曰”一段与全文的情感脉络融为一体,不可删。
2.记之正体:叙事之后,议论结之
本文题目为“项脊轩志”,又名“项脊轩记”。“志”在这里是一种体裁。[7]“志”就是“记”的意思。“志”,记事的文或书。[8]“志”,亦作“誌”,古代文体名,功用同“记”。(杂记体抒情散文)[9]
归有光的几篇散文中,有几篇就是以“记”“志”名之的,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杂记类小品,如《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寒花葬志》等,都具有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画生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的特点,来记人叙事,描摹对象,抒发怀抱。有人归纳其文特色为“事琐语浅情深”,称这种以口头语说家常事的意境与笔墨为归氏在“唐宋八大家”之后的一种创造。也因此有人认为《项脊轩志》中的“项脊生曰”一段议论文字与“志”或“记”这种文体不协调。
其实,关于“志”或“记”这种文体,《金石例》云:“记者,纪事之文也。”西山曰:“记以善叙事为主。”“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叙事之后,略作议论以结之,此为正体。”[10]韩柳欧苏等八大家多于记事中杂以议论,或至有专尚议论,亦“记”之变体耳。可见从文体的角度,本文“项脊生曰”一段议论文字正是“志”或“记”这种文体的正体。恰如苏轼的名篇《石钟山记》等。
3.大学教材多不删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册》所收录的《项脊轩志》即完整收录,没有删节。徐中玉,金启华主编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册》,也没做删节。其他如袁行霈主编的古代文学作品选均不作删节。
究其原因,应该有一,这些文选的读者对象是文科(特别是文学院或中文系)大学生,是为了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故不能删;二,大学生的三观基本形成,辨别是非、美丑、善恶能力较高,不需删;三,和高中学过的本篇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结论
这种以“节本”的方法改造成“洁本”的形式,以供给接受能力强、三观正在形成、辨别能力不足的青少年学生的意图无疑是好的,但是否因此而忽略了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呢?我们认为还是保留此段,原文呈现好。
现在,已有不少以前删节,后来重现在新课程标准课本里的是无删节作品,如《荷塘月色》等等,这体现了自信和开放的心态,也彰显着编辑理念的提升,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更是一种丰富和进步。
[1]洪宗礼等.母语教材研究•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2]《史记》中为《外戚世家》,《汉书》中为《外戚传》
[3][7]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高中语文•必修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4]曹勇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5][8]王荣生等.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课本< 试编本>《语文》必修•第五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6]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9]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10][明]吴纳.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5月.
作者介绍
王全德,男,1969年生,江苏省铜山县人,民进会员,199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2009年获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现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博士)专业就读。现任江苏省四星级高中WELLBET倾情赞助埃因霍温
语文教研组长,徐州市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组成员,徐州大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江苏省优质课一等奖,苏北四市高考模拟命题组成员,主持过市级课题研究,参与研究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上研究均已结题,多篇文章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
获《语文学习》杂志200?年“热心读者”称号;
获《语文知识》杂志社1987(?)年“语文知识小竞赛”头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