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德育过程,首先应该严格区分德育(道德教育)与道德教化。道德教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试图根据一个深思熟虑的计划去“产生”某种类型的道德品质,而不必考虑青少年的意愿和权利。相反,德育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父母、老师或教育机构为学生道德能力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自我理解、道德推理、辨别道德价值的含义以及他们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中成长起来。基于这种思想,就目前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德育过程缺乏持之以恒的德育环境,德育的显性与隐性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德育过程的目标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会与不会的问题,而且关键要解决信与不信、愿与不愿的问题,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到行,从不自觉的行到自觉的行,这需要德育工作者持久的言传身教。在此过程中,不能仅靠几场报告、几次活动等德育方法,来解决学生所有的道德修养问题,要牢固建立“学校无比干净,学生彬彬有礼”这两道风景线,逐步深化德育层次,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这种氛围是由显形德育和隐性德育融合而成的。显性德育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而对于隐性德育,人们还关注的不多,研究的不够,它常常隐含在教育者人格、体态语言、与学生关系以及校园文化之中。只有当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弥补、互相作用时,才能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使得教职工不好意思不参与育人,学生不好意思不认认真真做人,有了这两个“不好意思”,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会出现一个良性发展的局面。
创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就生活和道德而言,生活大于道德,生活先于道德。道德是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产生的,它不是理想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道德的价值就在于对生活价值的维护和追求。因此,德育必须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连。德育的氛围要依学生的整个生活环境为背景。充分利用和依托校园生活环境和整个社区环境,把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内容紧密联系,把原本单独时空的道德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广阔时空环境中,从而使道德内容细化、深化、具体化。对外,要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的德育资源,形成完整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社区道德教育网络。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把学生融入大德育网络的氛围之中,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才得以实现。
二、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严重失衡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现实的德育过程中,“严”“爱”脱节,师生关系不和谐。表现在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人为地把主客体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只一味地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一系列条条框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为德育的最高境界。这种“霸道”的德育导致了德育的客体常常凌驾与主体之上,师生关系缺乏平等。师生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不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师不一定在道德上永远是学生的老师,学生的道德境界有时会超过老师,尤其在当今社会价值体系失衡、价值多元化冲击的复杂形势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就必须保持这种平等,不能动辄训斥、强制,甚至体罚和心罚,不能轻易把种种诸如“坏孩子”的帽子扣在学生头上。美国著名学者库利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看到镜中自我,也就是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来确定自我形象。教师的这面镜子是不能让学生看到的“镜中我”是坏的、丑陋的,避免使学生丧失自我。由此,德育工作必须由“硬性德育”向“柔性德育”转化,师生之间要相互讨论、探究、沟通、理解,从而达成道德共识。盐是人体所必须,如何把它送到人体?是直接吃食?还是把它炒在菜里、放在汤中?德育的实施也是如此。
三、德育方法陈旧.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既定教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它包括三个要点:德育方法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品德服务的;方法包括了各种影响方式;方式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面活动。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沿用的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封闭式的方法,虽然注重了对德育对象的思想灌输,强调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熏陶过程,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注重方法的开放性。多年来,我们的德育脱离了学生,离开了现实,一厢情愿地企图把学生关在“思想无菌室”里“忆苦思甜”,让他们只看到鲜花美景,用消极被动的“禁、堵、防”的办法,使学生与外界不良影响隔绝。遗憾的是,我们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学生对此并不“买帐”,出现了对老师教育的态度的转变:进校时必恭必敬,在校时不以为然,离校时嗤之以鼻。的确,对外开放、国门打开,伴随着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西方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经或将会源源不断的涌入我国。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西方伦理道德文化势必也会在我国广为传播,其中资产阶级的道德垃圾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必然随着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侵蚀青少年。加之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道德评价失范、非道德主义泛滥等混乱无序的道德现实,也负面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建设。面对如此问题林林总总、危机突显的德育环境,中小学德育无法回避,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方法,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接触社会、接受信息,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有能力自行判断和处理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这是德育的需要,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2)德育方法要体现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功能是指德育对个体和社会所产生影响的客观结果。从内容层次对德育功能进行划分,可分成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两个方面,只有当两者趋于协调与统一,德育的功能才得以完整体现。
首先,要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德育所面临的是一群具有鲜活个性的生命体。作为每一具体的个体总是在不断成长发展之中的,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德育的个体功能必具差异性,从而形成群体的多样性。对他们进行强制性的、统一的德育,势必削弱德育的有效性。因此,德育的方法和德育的效果期待不能整齐划一,应因人因事而异。
其次,应满足学生的德育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条件,是行为的起点和原动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54年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他认为生理、安全是低层次的需要,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人的需要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个体化程度在发展中得以不断提高。德育需要,就是要调动、激发、引导和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爱与被爱、娱乐、交往、人格、自尊、自由、平等、成就等等,从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向高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就是要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道德需要,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道德需要来设置德育情境,制定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向高层次道德需要发展,把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升华为道德行为。
第三,把学生当作人、体现个体化功能的德育还必须注重参与性和实践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参与性适合新时期青少年的特点,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这就要求教育者注重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以受教育者的实践为检验、评价道德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德育方法的创新,必须克服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的弊端,把道德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对受教育者实践的指导上来,把受教育者的自觉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培养思想道德主体的基本途径。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道德实践为核心,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活动,把说理教育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体验,使之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认识乃至信念。
第四,体现个体化功能的德育,必须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向和能力的培养。德育的方法就必须立足于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资源,唤起学生体内的德育意识。这是因为,每个个体德性的获得从根本上说,必定是自我要求、自身修炼、自我提升的结果,任何外在的帮助和引导只有化为内在的需要才能起作用。没有自身的道德要求和亲身的道德实践,是不会有实实在在的道德体验的,也不可能达到道德自律。所以德性的获得不是别人的赐予,而是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只有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他们才能敞开自我,实现道德开放。要积极营造学生自省和自克的氛围,要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不断营造宽松、民主、自律向上的和谐氛围,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积极性,才会在道德实践中自觉地吐故纳新,完善道德修养。
(3)德育方法要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德育与心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任何教育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发生的,健康的心理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心理基础,最终包括道德素质在内的各种素质应转化为心理素质。这样,各种素质才能扎得深、站得稳、靠得住。长期以来,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没有看到其重要性,或把心理问题看成道德问题,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心理教育有其独特的任务,包括智慧、意志、兴趣、情感、性格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促进心理健康。德育要完成一定的心理敦育任务,但不能把心理教育归结为德育。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学习强度、升学压力的增加等造成学生心理素质的缺陷,如:焦虑、抑郁、攻击、退缩,狭隘、偏执等等,严重制约着青少年的人格健全的发展,导致人格的不协调、主体价值的迷失、心态危机、道德滑坡。而且比例呈上升趋势。对此,用德育的方法会有一定的效果,但这并不能代替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必须在心里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以其独特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改革德育方法要把德育和心育结合起来,要把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把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训练结合起来。中小学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心育能力,以科研为先导,以专家为依托,以师资培训为重点,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以灵活多样的心育活动为载体,造就有良好心理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
素质教育自提出以来已有十余年了,教育专家的呼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进,为什么至今仍步履瞒跚呢?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必须担负起塑造时代精神品格、促进现代道德观念生成、培育现代道德素质的崇高使命。为此,在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上要现代化,使道德教育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时代气息,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